引言
生完孩子,妈妈们最怕的不是疼痛,而是那些让人羞于启齿的尴尬问题。
作为过来人,我知道那种感觉——医生例行公事地问起某些隐私问题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实,产后医生问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让妈妈们难堪,而是关乎产后健康的重要检查。
今天,果妈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让新手妈妈们面红耳赤的话题。
"排气"了吗?那声音让我无地自容
记得我生完大果的第二天,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医生来查房。
她先是询问了我的恢复情况,然后突然问道:"排气了吗?"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她又耐心解释:"肚子有没有放屁?"
顿时,我感觉整个病房的空气都凝固了。虽然知道这是正常的医学问题,但被直接问出口,还是让我羞得恨不得把头埋进被子里。尤其当时我公婆也在病房,更是让我尴尬万分。
展开剩余81%结果第二天查房,我撒了个谎说已经排气了。谁知医生马上追问:"几点几分?几次?"
我一下子语塞了,只能老实交代还没有。医生严肃地告诉我,这关系到我能否正常进食和肠道功能的恢复,必须如实回答。
"排尿"和"排便"了吗?连这也要汇报
除了排气,产后医生还会密切关注新妈妈的排尿和排便情况。
我生小果时,护士每次都会详细询问我的排尿量、颜色,甚至会要求我按铃通知她查看。
有次我起床如厕后,一位年轻男医生刚好查房,直接问我:"排便了吗?大便什么颜色的?成形吗?"我当时脸刷地一下红了,一旁的家人也尴尬地低下了头。
这些看似尴尬的问题,其实都是医生评估产妇恢复状况的重要指标。
产后48小时内顺利排气、排尿和排便,意味着身体功能在逐步恢复正常。
为什么医生总爱问这些"尴尬"问题?
很多新妈妈不理解,为什么医生总是对这些隐私问题如此执着?其实这背后有充分的医学理由:
1. 排气关系到肠道功能恢复
产后排气是肠胃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在分娩过程中,特别是剖腹产手术后,肠道蠕动会暂时减弱或停止。
如果长时间不排气,可能意味着肠胃功能恢复缓慢,甚至存在肠梗阻的风险。
2. 排尿监测预防泌尿系统问题
分娩会对膀胱造成一定压力,有些产妇可能出现一时性排尿困难。
医生需要确认产妇能否正常排尿,以防止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正常情况下,产后6-8小时应该能够自主排尿。
3. 排便状况反映整体恢复进度
产后首次排便同样重要,它表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很多产妇因为会阴撕裂或侧切伤口疼痛,会害怕排便,甚至刻意减少进食,这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4. 早发现异常,早干预
通过这些问题,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适当干预,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面对医生的"尴尬提问",新妈妈该如何应对?
虽然这些问题让人难为情,但为了健康,我们需要坦然面对。这里有几点小建议:
1、坦诚回答,不要隐瞒
无论多么尴尬,都应该如实回答医生的问题。隐瞒或谎报可能导致医生误判病情,影响治疗决策。
记住,在医生眼中,这些只是普通的医学指标,他们每天要问无数位产妇同样的问题。
2、提前了解产后常规检查项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提前了解产后医生会询问哪些问题,做好心理准备,就不会在医生突然提问时手足无措。
3、请家人暂时回避
如果感到特别不好意思,可以请陪护的家人暂时回避,或者提前告诉医生希望能私下回答这些问题。大多数医生都会理解并尊重产妇的这种需求。
4、主动记录自己的情况
可以提前在手机备忘录或纸上记录自己的排气、排尿、排便时间和情况,这样当医生询问时,只需简单展示记录,减少口头描述的尴尬。
果妈寄语
记得产后住院期间,我也因为这些"尴尬问题"而坐立不安。但随着对产后护理知识的了解,我逐渐明白了:在生育这件事上,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医生问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让我们难堪,而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健康。
新妈妈们,不要因为一时的羞涩而隐瞒身体状况。坦然面对这些问题,把它们当作产后恢复的必经之路。
毕竟,你已经经历了生命中最伟大的挑战——生育,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跨越呢?
互动话题:亲爱的准妈妈和新手妈妈们,你们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时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说不定你的经历能帮助到更多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妈妈们呢!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发布于:广东省金多多配资-股票配资注册-上海配资网-股票如何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