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并与中方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些协议不仅涵盖了中澳传统的合作领域,还涉及了一些新兴领域,标志着两国在多个层面的合作不断深化。
据了解,澳方与中方即将签署一项新的框架协议,旨在满足中国关于防止黑胫病传播的植物检疫要求。协议达成后,澳大利亚将试运五批油菜籽,总量预计在15万吨到25万吨之间。这一举措意味着,长达数年的中澳贸易冻结终于得到解冻,双方的经济合作有了新的突破。
然而,随着中澳合作的推进,加拿大却陷入了困境。正当中方与澳方达成协议欢庆之时,加拿大的油菜籽出口却遭遇了重大打击,导致加方的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展开剩余84%加拿大油菜籽出口受挫
加拿大长期以来是中国油菜籽的主要供应国,然而,今年3月,中国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油菜籽加征100%的关税。这一政策的出台给加拿大的油菜籽产业带来了重创,因为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而加拿大的油菜籽出口中超过一半都销往中国。
以往,中国每年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价值超过20亿美元,但自从关税加征之后,加拿大的油菜籽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消失,导致其商品变得极为不具竞争力。许多加拿大农民和企业因此面临了严峻的困境,部分油菜籽积压在仓库中,滞销严重。加拿大农业大省萨斯喀彻温省的省长斯科特·莫伊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该省的油菜籽产业已经因加拿大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的决定而沦为牺牲品。
除了萨斯喀彻温省,加拿大的另一个主要油菜籽生产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受到了这一关税政策的影响。一些粮仓经营者拒绝收购农民的油菜籽,进一步加剧了农民们的困境。这种情况无疑对他们的生计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他们的现金流陷入困境。为此,加拿大农业食品贸易联盟也开始呼吁政府与中国进行对话,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除这一关税。
中国油菜籽进口多元化
事实上,经过长时间的战略布局,中国在油菜籽的进口渠道上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不再依赖单一供应国。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大幅增加了从俄罗斯和阿联酋等国家进口油菜籽,1月到5月,从这两国的油菜籽进口量分别增长了112.8%和37.5%。随着中澳达成的协议,预计加拿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从原本的96%大幅下降至60%以下。
这种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一方面可以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确保中国油菜籽供应的稳定性。毕竟,如果某一国家发生自然灾害或政治风波,可能会影响其油菜籽的产量或出口,从而冲击到中国的供应链。而通过多元化进口,便能有效避免这种风险,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
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争取更多话语权的表现。当多个国家向中国出口油菜籽时,中国在价格谈判上就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从而争取到更合理的价格和更优厚的贸易条件。
中澳合作加剧加拿大压力
澳大利亚作为世界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自2020年以来一直未能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是因为其产品未能符合中国的进口标准。然而,经过长期谈判,双方即将达成协议,澳大利亚的油菜籽将向中国试运五批。这一消息无疑加剧了加拿大的压力。
与中国的距离较近、物流更为便利的澳大利亚油菜籽,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其地理优势和稳定的生产能力,可能会进一步侵蚀加拿大油菜籽的市场份额。预计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油菜籽的需求将推高其价格,并削弱加拿大的竞争力。
此外,随着中澳关系的逐步恢复,双方在油菜籽及其他领域的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深化。这对于加拿大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相比之下,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关系由于一些不当行为而陷入僵局,使其在与中国的经济互动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方的贸易策略与加拿大的困境
此次中澳达成的合作协议,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贸易往来,更是全球油菜籽贸易格局的一次重大调整。中国通过与多个国家的合作,成功打破了对加拿大油菜籽的单一依赖,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进口结构。加拿大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看到澳大利亚油菜籽即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后,加拿大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愈发显得脆弱。
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了其贸易策略的灵活性。通过多元化进口布局和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完全能够确保油菜籽市场的稳定性,并向全球表明,在国际贸易中,任何违反规则、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坚决回应。
对于加拿大来说,若想重回中国市场,必须反思自身的政策和行为,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并以诚意与中国展开新的对话与合作,才能有机会重启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信息来源:
- 海峡网——中方将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加官员“深感担忧”
- 观察者网——英媒:中国或将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接近达成协议
发布于:天津市金多多配资-股票配资注册-上海配资网-股票如何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